梁梁的手工牌匾成品。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柳州4月19日电 标题:广西手工牌匾爱好者:朴素的木板“雕”出丰富的历史
作者 刘俊聪
广西柳州市深巷一间画室里,梁良正双手握着一把精钢刻刀,在面前的木板上精心雕刻着匾额。 由于雕刻的积累,梁亮的手上已经长出了老茧。 “手工匾额制作就像一场孤独的修行,不仅费力,而且非常磨砺,对制作者的身心是双重考验。” 梁亮1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梁亮,48岁,是一名专业摄影师,也是一名手工牌匾爱好者。 他自学手工雕刻牌匾已有一年多了。 在书法家父亲的影响下,梁亮自幼就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初中时爱上了篆刻和绘画。 如今,他对与“字母”艺术相关的手工匾额着迷。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梁亮只能自己一步步学习、摸索。 年轻时积累的篆刻经验,让他很快掌握了匾额制作技术。
梁亮制作手工牌匾。受访者提供
“与其他传统文化载体不同,一块牌匾可以传承数百代。手工雕刻古牌匾是中国传统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厚重,所以我愿意从事和研究这项技艺。” 梁亮拿起了上面说的一块彩绘牌匾。 这块手工制作的牌匾是他的处女作,现在已经成为家居装饰品,深受朋友和家人的好评。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喷墨打印、机械雕刻等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牌匾制作中,但亮亮仍然坚持着一次一笔制作牌匾的手工工艺。 从一块简单的木板到一块充满历史的牌匾,纯手工雕刻对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为了让每块牌匾在外观上更加‘有灵性’,在雕刻过程中,字体和大小都需要根据经验不断调整。牌匾的气势和韵味是牌匾制作者雕刻技艺的体现。虽然每个人的牌匾制作者的风格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正确态度,制作牌匾的目的就是为了代代相传,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最好不要制作他们。”梁梁说道。
据了解,中国匾额艺术起源于商周,始于秦汉,成熟于唐宋,鼎盛于明清。 厚重的牌匾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承象征,集诗词、书法、篆刻、建筑艺术于一体。 它讲述着千年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梁亮制作手工牌匾。刘俊聪 摄
梁亮表示,手工制作牌匾既需要技术积累,又需要艺术积累。 在基础材料的选择上,只能使用能经受户外长年酷暑严寒的木材,如枫木、樟木等。作为牌匾的灵魂,对字体雕刻的控制能力体现了牌匾的功力。牌匾制造商。
“牌匾字体的选择要求是‘雅俗共赏’,多采用楷书、行书等完整字体。另外,写在纸上和刻在牌匾上是两码事。有些书法大师的作品无法完全刻在牌匾上,如果临摹,需要根据字体形状、牌匾悬挂位置等进行设计调整,这样最终呈现的效果会更加美观、立体”。 梁梁说道。
如今,梁亮已经为柳州市博物馆、柳侯公园等机构完成了多块牌匾的制作。 每一块牌匾的制作都耗费大量的心血。 四五把简单的木雕工具成了他忠实的伙伴,他常常在家无聊。 需要10个小时才能完成。
“与电脑制作的牌匾不同,手工制作的牌匾需要高度集中力,一不留神,就可能会断掉或者出错。每刀一刀,都有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和使命感。” “这也是手工牌匾最大的缺点,魅力就在于此。”梁亮说。
“有院就有门,门上有匾额。” 匾额曾是中国庭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中国人对家园的关怀。 2014年,代表中国传统门匾的客家匾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越来越多的匾额开始融入到中国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而制作精良、独特的手工匾额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 它们的价格往往可以达到电脑制作牌匾的五到六块钱。 次。
“这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目前我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希望以后能通过专业学习更好地钻研这项技能。” 梁梁说道。 (超过)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额制作厂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15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