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珍藏》继续聚焦周末特别节目《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周我们节目组来到了南昌安义,那里有三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书墨译”技艺、“刻木刻写意画译墨再现”技艺、“白书墨译”技艺。雕刻”技术。 这三项技艺的传承人是邹双银、邹双勇两兄弟。
走进工作室,邹双印、邹双勇兄弟正带领下一代传承人学习“空白书法篆刻”和“墨译篆刻写意”技法。
邹双银两兄弟介绍,明朝正德八年,他们的祖先邹开泰创办匾额书法刻字行“板庚斋”,生意十分红火。 数百年过去了,这项古老的工艺代代相传。 邹双银、邹双勇兄弟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历史名人的书法和书法雕塑。 从小到大,两兄弟的记忆里只有一个词——“学习”。
“匾额书法雕刻”技艺集“书写、雕刻、装饰”于一体。 创作者不仅需要掌握高超的雕刻和装饰技艺,还需要懂书法。 最难的是掌握书法笔法。 因此,从小到大,两兄弟的记忆里只有一个词——“学习”。
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又没有练习用的宣纸,兄弟俩无意中创造了一种类似宣纸的纸张,用来练习书法。
邹双勇老师说,他在洗衣服时,不小心把肥皂水洒在试卷上,发现试卷上的红色笔墨自然扩散开来。 这不就是宣纸的效果吗? 发现这一点后,他将普通纸浸泡在肥皂水中,混合后用来创作中国画。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兄弟二人代代继承了家族的匾额雕刻技艺,并逐渐将这一古老的工艺发扬光大。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额制作厂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15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