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定制实木复古匾额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150-8700-7976

您的位置: 首页 > 牌匾知识 > 匾额百科

匾额与题刻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发布日期:2024-03-31 15:11:00 浏览次数:

题匾额一般都提什么_题写匾额_匾额与题刻

南宋·叶小言《西湖十景册》《平湖秋月》

题写匾额_题匾额一般都提什么_匾额与题刻

清代董皋《西湖十景》《平湖秋月》

题匾额一般都提什么_匾额与题刻_题写匾额

20世纪上半叶《平湖秋月》老照片

题写匾额_匾额与题刻_题匾额一般都提什么

题匾额一般都提什么_题写匾额_匾额与题刻

迎亚运,品味宋韵,讲述西湖故事。 3月30日,让我们走近西湖十景,平湖秋月。

月寒泉仍冰,何处可载歌归舟?

西风里白苹果、红蓼,湖水一色,一望无垠的秋天。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 位于孤山东南角、白地西端南侧的湖滨地区。 是从湖北岸欣赏西湖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 此景观的主题是秋夜月明时观湖月光。

南宋初年,人们以泛舟西湖、秋夜赏月而闻名。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游览西湖,题写了“平湖秋月”景观。 顶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是该景观的所在地,至今仍在使用。 迄今为止。

中国古代文人曾对西湖的美景作出过精彩的评价:“晴天不如雨天,雨天不如月夜,月夜更美”。不如雪景”。 因此,西湖景观的观赏特点之一就是月夜观胜于白天。

你不妨想象一下看《平湖秋月》时的情景:诗情画意的西湖秋月夜,高阁碧波荡漾,倚窗眺水,宽阔的平台,广阔的视野; 秋夜,举目远方,却见天上一轮明月。 湖天碧蓝,金风舒爽,水月交融,你被月光包围,营造出置身月宫的错觉。 在精神层面上,表现了四时之中最平静、最清澈的秋湖和最清澈、最无瑕的秋夜月景,象征着追求高尚人格的审美精神。

“平湖秋月”景观包括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水院空间、御书楼、碑亭、观景台、曲桥、碑刻等建筑遗迹。清代,还有荷花、垂柳、西府海棠等中国传统文化。 植物、外湖水域及三岛、西湖环山、孤山南麓等自然景观。

水庭院完全建在湖中,由中间的长方形水池和周围的建筑组成。 池北界为湖岸,四周有围墙; 南界为玉树楼; 东界为东曲桥、御北阁; 西界为戏曲桥、月波亭。

玉树楼位于水院南缘中部。 坐北朝南,北入口面向水院,南、西、东面临湖。 是一座歇山顶的二层重檐木结构建筑。 楼面阔三间,外环檐廊、湖面开敞。 入口处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平湖秋月”匾额。

皇家图书馆北面通过中央入口处的梁桥和东西两侧的曲桥与湖岸相连。 建筑南面湖面上方有一个长方形的观景台。

刻有“平湖秋月”景名的御碑,是该景观的重要史证之一。 位于水源东曲桥头。 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游览西湖时题字“西湖”。 该碑于1980年按原规模、原刻、原书法立碑。 碑正反两面均刻有康熙皇帝于1699年亲书的“平湖秋月”四个大字。 御碑的保护建筑御碑亭,是一座清代风格的木结构亭阁,四角四角。尖顶,面积15.21平方米,高5.6米。

“平湖秋月”自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湖中荷花、临水栽西府海棠、桂花树、岸边垂柳的植物特色。 秋季,海滨草木繁茂,花影绰绰,绿柳飘飘。

查看更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