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在人民大学读书时,我的哲学老师陈哲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曾国藩全集》。 周日休息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去海淀图书馆买了一套《曾国藩全集》。 闲暇之余读了两遍,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一读。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曾国藩的诚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2018年4月,我有幸来到湖南省双峰县,参加1968年在湖南省双峰县入伍的铁道兵入伍50周年纪念活动。
4月3日上午抵达长沙,中午抵达双峰县。 距离会议报名时间还有两天。 利用这两天游览双峰县附近的景点。 第一选择是曾国藩故居。 4日上午,双峰战友李南平、龚红轩两位老班长参观了整个故居。
曾国藩故居是一个景点,需要门票才能进入公园。 景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福侯堂”,另一部分是曾国藩出生的白玉堂。
两地相距十公里。 参观曾国藩故居“福侯殿”需要一个小时。 屋内有很多关于曾国藩及曾国藩家人的介绍。 如果你仔细研究的话,估计会花很多时间。
曾国藩故居位于双峰县荷叶镇,距县城30公里。 当我们来到曾国藩故居游客接待中心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曾国藩故居旅游区景点示意图》,上面标有“曾氏十殿”(白玉殿、福侯殿、文济殿、又恒殿、万济殿)。 易、修仙堂、中山堂、敦德堂、大福地)。 还有蔡畅、蔡和森、秋瑾等故居。
小小合夜镇是名人名宅云集的地方。 到这里我才明白了一个问题,“湖南为什么有这么多士兵?” 因为湖南的风水好,而且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双峰县风水较好,是名人故里。
走进“福厚堂”曾国藩史料陈列室,《序言》写曾国藩(1811-1872),字伯翰、狄生,湖南双峰县(时属湘乡)人,著名政治家以及近代中国的军官。 洋务运动先驱、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湘乡桐城文派”创始人。
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入翰林,开始仕途。 因在太平天国有功,被封为一等义庸侯。 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授武英殿学士。 他去世后,清政府追赠他太傅,谥文正。
作为清末重臣,曾国藩创建湘军,平洪、杨等人开启了清朝军事改革的新时代。 他延续了清朝几十年的残余。 他顺应朝廷潮流,与时俱进,主张应用西学,并身体力行。 中国现代化的鼻祖。
曾国藩作为晚清伟大的儒家,不仅在学说、诗歌、考据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道德、文章、政绩上也有卓越的表现。 他为人正直,以身作则,开创了一代人的风尚。 他工作努力,坚持不懈,自力更生。 他是学者们的榜样。 他著述颇丰,并运用于世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曾国藩一生坚强刚毅,谦虚谨慎,受人尊敬。 他尤其以家庭教育而闻名。 但镇压太平天国、处理“天津教案”,众说纷呈,真假难辨。 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历史观来评判这些历史人物。
福侯殿坐北朝南,东南、西被半月形的鳌鱼山环绕。 从远处看,福侯堂就像坐在一张扶手椅上。
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树木茂密,古木参天。 门前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地,有一条小河向东流淌。 地势平坦,四周峰峦叠嶂。
福侯堂是曾国藩的第三座故居。 由其兄弟曾国荃、曾国璜所建。 全宅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为土木结构,具有明清回廊式建筑风格。
房子坐西朝东,前面是一片广阔的田野,周围是潺潺的流水,后面是一座半月形的小山。 中间种植竹树,四季常青。 它被高墙包围。 步行街自东向西延伸。 进入东、西门,有一座花岗岩铺成的半月形平台。 平台边缘悬挂着清朝龙凤旗、湘军统帅旗和千人伞。
平台外是半月形的荷塘。 夏天,荷花开得像一座盘宫。 平台中间是入口大门。 门上挂着一块直匾,上面写着曾纪泽所书的“易永侯帝”四个金字,所以当地人称其为荷花池。 称为“侯府”或“总理府”。
进入正门,有宽阔的内露台。 内露台种植奇花异草。 穿过露台中间的石板路,即可到达第二入口台阶。 中堂门上悬挂曾国藩亲书的“福侯堂”三个红金大字。 大殿分前后两部分,是福侯殿的主体。 前殿名“八本堂”,堂内悬挂曾国藩亲书“八本堂”三块黑金匾。
额下有曾继泽父亲用隶书书写的“八书”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主;作诗,以调调为基础;侍奉亲人,以悦人为乐;养生,以少怒为基础;养生,以少怒为基础;修身,以训诂为基础。”站得住的基础是,说谎的基础是;待在家里的基础是不为难;做官的基础是不缺钱;行军的基础是不扰民。”
中央大厅的后面是神社。 五龙神龛上有曾继泽书写的“历代曾氏祖神”匾额。 顶部悬挂着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皇帝亲笔书写的“曾氏祖神像”。 “寻高柱石”横匾,黑地金字。 两侧墙壁上还竖立着直匾,上面有皇帝亲笔书写的“福”、“寿”字样,作为奖励。 祠堂墙壁上挂着白底蓝字横匾,上书同治二年“苏永和明”四字。
我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中午了。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利益,我说我们退出吧。 是时候回去吃饭了。 仔细一看,还要一个小时。 曾国藩故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战友们集合完毕,当我准备返回时,老班长龚红轩送给我一套《曾国藩全集》。 因为老班长看到我对曾国藩的故事很感兴趣,就给我买了一套《曾国藩》。 全集”。
回来后,我又仔细地读了一遍。 这次与以前不同,因为看了曾国藩故居,了解了曾国藩一家的故事,用心阅读。 我的理解比以前更加清晰、更加坚定。
曾国藩既没有家教,也没有基础,却在乱世中从七品跃升至二品,创造了清廷的仕宦奇迹。 他以儒生力挽狂澜,被认为是清朝“中兴第一名臣”。 第一个以学者身份被封为吴侯的人。
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无形中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让中国人反复磨练读书、为官、从政。在恶劣的环境中。 他的智慧和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真正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曾国藩的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曾国藩深刻领悟了水的七德,为他的品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有七种优良品质。
第一,“居高位”,一个人要甘于居低处如水。 这就是做人的智慧;
其次,“心善而深”,人的心境要如水,深沉而无声;
三是“与好人为友”,待人如水,有爱心,有仁慈;
四是“说好话、讲诚信”。 说话、许诺时,必须如潮水般守时、守信;
第五,“善政”,政治要如水,保持平衡,治理和管理要保持一碗水位;
六、“用力做好事”,做事如水,发挥最大效能;
第七“顺势而为”,行动要如水,抓住机遇。
修心、修身、做好人、做事的道理都在里面。 这是我们一生都学不完的。
修身治国有四理,终身受用,受益无穷。 就是勤政、俭持家、言忠信、行诚。 不管你说了多少话,也不管它有多深刻。 历代圣人的胸怀都是极其广阔的。
曾国藩处境极其艰难。 他七次考中进士,但他的变法愿望并未受到重视。 他回到江西,从零开始带团。 他环顾四周,孤立无援,三度自杀,最后率领湘军杀出重围,试图力挽狂澜。 落下。
本书中的“慎、敬、仁、诚”四种修养技巧,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精神滋养。 奉劝各位老同志,抽点时间读点书,增加营养。 如果我们缺乏精神营养,我们的心灵也会生病。 希望大家在走向夕阳的路上,有书有智慧相伴。
2020 年 5 月 26 日
作者/徐虎
Copyright © 2012-2024 云木匾额制作厂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15682号